|
吉林省书画院的历史与现状
吉林省书画院是吉林省专业书画创作、研究机构。隶属于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1978年五月吉林省省文联恢复后,即在原来吉林省美术创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吉林省美术创作室。随着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1985年在吉林省美术创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吉林省画院,1997年更名为吉省书画院。
吉林省书画院聚集省内一批创作成绩突出的画家,三十余年来,画家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坚持二为方向,深入生活,以关东大地上的风土人情为素材,笔耕墨耘创作出大量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 书画院的建设方面
吉林省书画院于2011年正式建立了吉林省书画院美术馆,是吉林省书画院艺术家们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回报、展示新近创作艺术精品力作的陈列场所,是为艺术家们提供的观摩,探讨、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美术馆集展示收藏为一体,先后收藏了一些全国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在吉林省书画院工作过的艺术家们作品。省委书记王儒林先后来到吉林省书画院指导工作,并参观了书画院的美术馆,当看到美术馆陈列的近年来艺术家创作的巨幅绘画作品之后非常满意,并对书画院的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2008年书画院完成了画院网站的改版升级工作,2015年又进一步完善新建了吉林省书画院新网站,全方位介绍吉林省书画院艺术家的学术成果、艺术主张、画院的大事记、视频影像资料等,同时为已故、离退休、在职、外聘、以及签约的所有画家都创建了个人主页 ,为画家面向全球网络世界打开了展示我们艺术的窗口。
为了画家查阅资料方便,书画院还利用有限的空间建立了图书馆,每年都购买一些古今中外大师们的精美画册,供画家们欣赏学习。图书馆开阔了画家的视野,陶冶了艺术家的情操,也使画家们树立了向大师们看齐的远大理想。
近年来画院又吸纳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进入画院队伍,同时还外聘50名省内较有影响的画家为院外画家,吸收了一些省内有培养前途的22名青年画家作为签约画家,并特聘4人为画院美术理论家。画院每次外出写生时都吸纳一些签约画家参加,使他们的艺术水平有所提高,也为画院培养了后备军。
二,艺术家们的创作成果
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中,共有49件作品入选,其中获银奖作品三件、铜牌奖作品三件、优秀奖作品四件。其中孙志卓作品曾参加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这样的个人成绩在全国都实属罕见。院内画家有280余件作品入选国家级美展;在全国和省级以上的各类书画展中获奖100余次;被中国美术馆和国家级文博机构收藏的作品30余件;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上发表作品有千余件。
本院的书画家曾先后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京西宾馆、长春火车站、南湖宾馆、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共吉林省委等场所创作绘制了大批中国画、油画、壁画等作品。
1995年吉林省书画院为配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正义·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画家张鸿飞、孙文铎、陈滌合作的大型中国画《雪铸英魂》获得金奖。画家梁岩创作的《黄河魂》获得金奖;画家孙志卓创作的《红松林的记忆》获得组委会特别金奖,画家谭全昌创作的《摇篮》获得了组委会特别金奖。此外油画家金隆贵曾参与《台儿庄大战》全景画制作,油画家高国方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型主题画创作和旅顺万忠墓半景画创作。国画家孙志卓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美展百米长卷的绘制工作,绘制了10米长卷《涉险长征路》巨作。油画家谭全昌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油画《寒江雪柳》;油画家刘向久参与创作的长春烈士纪念馆大型壁画《围城》;除这些大型作品外,我院画家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如刘根生创作的反映农村新面貌的中国画《艳阳天》、孙志卓的中国画《馥》、《夜之火》,张鸿飞的中国画中《小日子》、《云飘塞北》,梁岩的中国画《与50年对话》、金隆贵的油画《血肉长城》、《山花》,高国方的油画《踏歌行》,许孝诗的油画《青海湖》、《长白山天池》,谭全昌的油画《摇篮》、《秋悦》,孙文铎的中国画《秋忙》、《源》,关鉴的中国画《知心人》、《欢乐的草原》,韩永利的中国画《雪花飘飘》、《惊蛰》,陈滌的中国画《书香》、《闯关东》,卜昭禹的中国画《冬捕》、《转场》,于长胜的中国画《寒汀雪》、《乡雪》,刘向久的油画《回归》、《舞秋》,李廷先的中国画《黎明前的夜》、《家园》,李向鹏的中国画《故里》、《十月》,王东明的中国画《落花无声听小寒》、《春花开在雪融时》,于飞的中国画《暮春中的梅花屏》、《这时花开》等作品都曾在全国美展上获得好评。
出版有《吉林省画院作品选》、《吉林省书画院作品集》、《吉林省书画院建院30周年系列画册》等大型图书画册。
三,对外艺术交流
吉林省书画院先后在天津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长春远东艺术馆等地举办过画院画家作品展览;院内画家在省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十几人次,展出作品千余件,并对国内外艺术团体进行艺术交流和互访。
2010年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吉林省外办,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2010新西兰·中国吉林文化周”,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拉开帷幕。吉林省书画院提供展出60件国画作品。吉林省新闻文化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开幕剪彩仪式。开幕剪彩之后,吉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孙志卓与新西兰当地华人画家同染笔墨,现场共同创作了中国国画作品,让新西兰的华人华侨和外国朋友大开眼界。2015吉林省书画院与吉林省外事办先后在德国、法国等地举办吉林文化周活动,展出画院优秀精品8件。
画院艺术家们还先后在香港、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新加坡、澳门、台湾等地举办展览和艺术交流,为弘扬中华艺术走出国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建立自己的品牌艺术活动
画院组织全院画家深入到偏远山区农村,长白县等地深入生活,考察民俗民风,收集创作素材,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速写,部分速写作品被画院美术馆收藏;画院组织展览观摩、采风,先后到湖北的武昌,三峡,安徽的泾县,歙县农村,上海等地进行展览和写生考察,理清生活与艺术,艺术与人民的关系,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吉林省书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区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从2009开始画院创办了《关东大地行——系列采风写生》系列活动,已经在辽吉黑三省行走近万里,对不同地域,不同 习俗下的城市乡村中每天发生着的生活故事,人情世故,风土民情,近距离的观察描绘、体验,比对、采集。目的是使画家们在头脑中建立起不同区域文化的特征特点,为整理和创作具有个人体验性的素材和独特的语言表述提供了鲜活的养料。
2015年吉林省书画院创刊了《画说·说画》,以探求绘画本质、尊重绘画原味、力求让作品说话,让创作者发出独一无二的自己声音,向世界推介区域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特色,这是创刊《画说·说画》真正动因。现已出版发行,对内交流、对外宣传艺术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五,公益性社会慈善
吉林省书画院艺术家们热心于公益性社会慈善事业。在各种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为难需要的时候,书画院画家们总是尽艺术家的职责,捐款捐物,尽绵薄之力。在四川5.12大地震发生之后,艺术家们纷纷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筹集物品资材捐送灾区。为赈灾创作作品,其中孙志卓和陈涤以赈灾为题材分别创作了《粉红小花花》、《情系汶川》两幅作品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心系汶川”全国美术特展,并捐赠了作品,收入了特展作品集。在画院培训中心的首届高研班的开班仪式上也举办了赈灾笔会,募捐30多件作品。
2011年7月孙志卓作品《渔女》参加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幸福妈妈计划“大型公益项目系列活动,作品在”大爱之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救助贫困母亲作品展暨慈善拍卖会中拍卖,款项无偿捐助。1989.年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捐助作品《疏是枝条色是花》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拍卖作品款项无尝捐助。2003.年捐赠作品《春之歌》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科学战胜非典艺术振奋精神”全国著名艺术家捐赠活动。
六,培训基层创作人员
2008年画院培训中心首届高研班开班,发挥了书画院具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的优势,这也是高研学员最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因材施教,增加基础训练,补充缺陷,从构图训练入手增加学员构图想象的多样化;用构思训练提升创作思想的认识高度。使高研班的学员这一特殊创作群体,通过短期强化训练,规划了各自的创作方向,使作品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今后的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进入了崭新的历程。同年省画院又与省教育厅与旅游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小学教师专题创作培训班,是画院培训普及美术创作工作的新尝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0多年来,吉林省书画院在省委、省文联的支持关怀下,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作品在全国、全省大展中屡屡获奖,同时吉林省书画院鼓励画家们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尊重画家创作个性的张扬,尊重画家自愿自主独立思考,在按照艺术创作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努力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外部世界的艺术精华,创作出一批体现团队精神的、具有独特个人风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好作品,使书画院的创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吉林省书画院在孙志卓院长的领导下,坚持党的“二为”和“双百”方针,以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多次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激发创作热情、精心组织安排画家进入各项创作状态,创作直入人心,耐人寻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循着时代的脉搏,用画笔描绘新时代,新生活,,描绘美丽的祖国壮丽山河,把美融入人的心灵。为祖国的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吉林省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吉林省书画院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509号
电话:0431-85645701
联系人:李廷先
邮箱:792425##@qq.com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网址:http://www.jilinshy.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