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登录
注册
论坛首页
BBS
建站模版
微站设计
虚拟主机
企业邮箱
博客日志
Blog
搜索
搜索
搜索
热搜
长春
优惠
活动
做网站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道具
勋章
任务
留言板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时时商务社区
»
论坛首页
›
建站资源
›
建站技术
›
如何应对“鸡生蛋”问题 | 产品经典逻辑陷阱 ...
返回列表
查看:
2001
|
回复:
0
如何应对“鸡生蛋”问题 | 产品经典逻辑陷阱
[复制链接]
新格网络
当前离线
积分
7789
2617
主题
2617
帖子
7789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7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21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7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210 积分
积分
7789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6:43:4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此文献给没有遇到、将要遇到或者已经遇到此类问题的PM临时工们,希望再遇到该问题时能够轻松应对。
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何应对投资人质问,老板拍砖,如何分析自身产品问题?让我们用产品的思路来分析其中的逻辑,跳出陷阱。
无论是路演时投资人的质问,内部讨论时老板的求证,还是执行之前的运营分析,跳槽面试时的考题,许多PM都会遇到此类问题(O2O平台类产品较多)—-到底是先有商户/服务者还是先有用户/消费者?到底是商户/服务者重要还是用户/消费者重要?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之为“鸡生蛋,蛋生鸡”问题。
问题还原
此类产品面向B端商户/服务者和C端用户/消费者,为商家带来用户,提高销售额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多可选商品和个性化的服务。在产品运营初期,平台上既没有商户也没有用户,某种程度上讲商家和用户的增长率都是有无限提升空间的,但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如果在一侧投入资源另一侧会不会自然增长呢?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投入商户侧还是用户侧呢?
这类问题往往针对平台类产品在
运营策略
上的
执行步骤
和
资源倾斜
,且在
B2C/C2C/O2O
模式较多。从提问的场景上讲,这类问题在产品战略层面讨论时出现较多,比如路演、BOSS汇报等。PM们往往将产品描述的前途无限,且能够附上相关数据为之佐证(XX万用户时,则XX千万交易流水),当投资人或者老板看到这么“优秀”的产品,而你又能为他们提供一种砸钱最少的运营方式时,基本上就堪称“完美”了。
商家服务吸引用户消费,用户消费流量带来更多商家服务,我们分别将商户/服务者称之为“鸡”,将用户/消费者称之为“蛋”,鸡能生蛋,蛋能出鸡,那如果你手上的钱只够买几只鸡或者一些蛋,你会先买鸡还是蛋呢?
我们将通过三个方面教你如何应对此类问题:
文字逻辑分析
实际案例列举
运营实操解析
文字逻辑分析
首先我们将鸡生蛋,蛋生鸡问题分解为逻辑问题:
若有鸡,则一定生蛋:
若有蛋,则可能出鸡:
若存在鸡这种东西则它会生出蛋,若有蛋这种东西则它可能生出鸡。
这个逻辑是依照常规情况“鸡下蛋”的关系来推导的,即鸡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下蛋,而不是开花,所以第一个条件一定成立;而当拥有蛋的时候则不一定出现鸡,因为有可能出现鸭、鹅或者其他动物,所以第二个条件是有可能出鸡。分解之后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两个条件并不是可逆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大家觉得如果鸡能生蛋则蛋一定生鸡呢,这也是逻辑陷阱的关键所在。
那么什么情况下使蛋一定出鸡:
若这个蛋是鸡生的,那么这个蛋一定出鸡
所以这个逻辑的关键就在于,大家默认把“蛋”当做是“鸡蛋”,那么就一定会出鸡,只有这种情况以上两个条件则是可逆的。
文字逻辑的结论是:鸡是必要条件!
实际案例列举
正式场合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处理类似这样的问题,通常可以把知名企业的状况与该问题关联起来并对号如坐,以电商平台为例,某宝和某拍,这两款产品是A企业和T企业的代表作品,两款产品相比,某宝的优势在于其商家和商品量,某拍的优势在于其用户量。两款产品目前实际的运营情况大家应该都了解,而这两款产品也正好代表上述两种逻辑情况。
平台已经有商家/服务,则目标用户一定产生消费
平台已经有很多用户,则用户可能产生消费
那么为什么某拍没有某宝运营的成功,关键问题在于该用户是否为我们的目标用户:平台商家提供明确的服务,而用户有需求时则寻找指定商家进行消费,即该用户是该商家的目标用户;相反,虽然平台聚集很多用户,但大部分用户并不是目标用户,平台需要通过大量的推广和营销将潜在用户转换为目标用户,这个过程精准度和转化率将直接营销目标用户在商家的消费。
只有目标用户才有消费的需求,所以即使有用户,也不一定是目标用户,因为需要让用户先知道商家提供的是什么服务。
(PS:最近T企业通过引入其他电商明确其商家服务,而A企业则希望通过社交拉用户,两种需求的定位和转换可能会产生新的产品和运营方式)
案例结论:服务和需求更重要,即使初期没有用户!
运营实操解析
抛开战略层面的讨论和假设,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平台早期没有商户就没有用户使用,反之没有用户使用,商户也可能不会感兴趣,那么在推广的阶段上该如何实施呢?
同样需要建立一套逻辑模型,但是这套逻辑与上述两种逻辑刚好相反:
如果没有用户则可能没有商家/服务入驻
如果没有商家/服务则一定没有目标用户,但可能会有用户
上述逻辑不难看出,如果没有明确的服务或者是商家内容则一定不会有目标用户,所以商家/服务的优先级最高,然后才是用户中的目标用户。
实际运营中资源投放模式参考:
滴滴打车早期,开始时以司机补贴为主,通过邀请注册、注册返现等方式拓展司机侧的数量,通过每单奖励的方式促进司机在线活跃,从而能够保证基本的服务质量,即用户在叫车时能够在5公里范围内搜索到车辆(约10-15分钟),当司机的覆盖率达到出租车+黑车的20%时再开始重点拓展用户。(PS:早期运营时用户只有在正常状态下无法打到车时选择使用软件打车)
淘宝早期:开始时以邀请商家入驻为主,邀请开店、免费辅导、免费优化等,而早期没有客单量时为了留住商家,员工可以充当消费者的角色。(具体细节参考其他刊物)
招行掌上生活早期策略,寻找合作商家,确定周期、深度积分折扣,聚集商家和品牌后,开始向用户推广特价积分商品兑换服务。
上述举例很清晰的阐述了产品初期的运营思路和实际效果,但这套逻辑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服务特性和供需流程进行细节的调整,不可完全套用。
尾声
商业模式影响消费逻辑,消费需求决定了资源分配优先级,O2O模式的平台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供需双方的需求导向,而其中,将用户转化为目标用户的能力就是稀缺资源,也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投放的优先级自然清晰明了。
来源链接:http://www.woshipm.com/pmd/37965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