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登录
注册
论坛首页
BBS
建站模版
微站设计
虚拟主机
企业邮箱
博客日志
Blog
搜索
搜索
搜索
热搜
长春
优惠
活动
做网站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道具
勋章
任务
留言板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时时商务社区
»
论坛首页
›
建站资源
›
建站技术
›
深度丨历时3年的商业产品矩阵铺设,我决定把这些套路教 ...
返回列表
查看:
1081
|
回复:
0
深度丨历时3年的商业产品矩阵铺设,我决定把这些套路教给你
[复制链接]
yj1281
当前离线
积分
7391
2487
主题
2487
帖子
739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60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608 积分
积分
7391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6:43:5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产品单兵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已步入协同矩阵时代,你还在捧着一个商业化产品指着吃一辈子吗?商业产品矩阵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详细透彻的带你分析,打开你的思路,助力公司完成收入的跃升。
什么是商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产品到一定阶段了,可以盈利或者加入一些收入点,为日后盈利做准备;也是做产品实际意义上的中级目标,让用户无感知的就把钱掏了。那么什么是产品矩阵呢?我认为的产品矩阵是让用户在一个大产品中,不管是什么阶层、类型、习惯的用户,都有相应的小产品、模块、功能可以玩,从而产生一定的贡献对于大产品,其实这就是产品矩阵了。而商业产品矩阵,就是将产品中的全部用户,挖掘不同阶层的商业化潜能,打造不同商业产品、模块、功能,协同配合,从而完成终极目标——盈利。
用人话说一遍,我们还是看个例子。
淘宝就是个大产品,淘宝背后的商家收费,实际就是盈利点的铺设。淘宝里面有千千万个商品,男人来了能买手机,女人来了能买口红,小孩来了能买玩具,老人来了能买古玩;每个不同的小商品实际就是不同的小产品,让不同的用户总能找到所需要的点,转化贡献。不管是贡献个UV还是GMV还是在线时长,总之最后都能核算盈利。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商业产品矩阵的大概铺设思路,我就用我亲身实战经验来说明。这可真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无数坑,苦累只有自己知道。公示出来,带给大家仔细思考,这些思路一定能给商业化ing,即将商业化,和商业化ed的你带来些许帮助。
背景
先大致说一下我们当时的背景:网站已经六七年,有品牌效应,属于大社交方向。盈利模式比较传统,是拦截两个人的沟通,你的消息我要付费看,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付费才行,付费之后永久无需再次付费。当时的商业产品是一个会员服务,买了这个会员服务就可以无限制的联系人,服务期内暂时不用付费了。价格大约是每月36元(6刀)左右,相比之下很贵,非常贵。
下面开始思路说明。我们既然目标是商业化,那肯定是赚钱,但是赚钱也是有许多种手段的,而当时一直存在的手段也非常单一,那就只有是卖服务。
再铺垫一个知识,目前来看,互联网的常规盈利模式有:会员费、增值服务、卖商品和流量变现;流量变现常规的有广告、CPA、分发等;非常规盈利模式有商业授权、专利费等。我们仅以常规盈利模式来思考,就当前场景之下,我们还能做什么来提升我们的营收?
我准备从两头往中间梳理,一端是用户端,一端是盈利产品端。
先说产品端:常规来看,盈利的定义是收到钱才是盈利。但是在当前社会化场景下不尽然:钱是一种,动作实际是另一种,最常见的动作就是
百度
的CPC模式的商业广告,点击了就向广告主收费,所以实际的动作也是可以赚钱的。
比如说CPA的广告、CPS的广告,用户如果完成,我们也会收到投放费用的结算。在计算成本的前提下,我们同样可以给用户一些小的看得见的奖励以供激励。比如直接给限时会员、给个金币可以代金、给些小道具等。同样的,用户在线、使用功能、访问等,其实都会给我贡献一部分看不见的收入;对于我们感知很弱,对于用户感知同样很弱,所以我们要量化,见下章。
同样的,引导到其它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我们当时新起的金融业务,金融本身就是盈利产品,只要控制好风控和借贷来源,基本是稳赚不赔,而且是长期的。活期就先不提了,定期怎么着起码一个月起步;一个月的话至少这阶段内,这个用户是我一个月活用户了,半年一年的更是如此。说白了就是这人起码流失不了了,钱在我手上谁还能不每隔一段时间回来看看呢?所以倒流过去,让那边的运营同学好好伺候,也是盈利的一种方向。
还有那就是新增增值产品了,这个风险比较大。对于网站来说可以打的底牌本身就少,和游戏不一样,随便出个宝箱、道具就是一个新产品;我们不行,环节点和可延展性不足,只能去找一些有意思的点来思考:怎么卡进来更好玩,用户更愿意付费?这是又一个思路,后面详细说这一点。
顺着这种思路,在当时除已经有的会员服务产品外,先圈定了一些关键动作。例如登陆、在线、搜索、发起联系、浏览、俱乐部等,将每一项精准核算贡献收入。这个每家平台都不一样,算法和变量也就不太一样了,所以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动作价值
提供一个思路,不要独立的看一个点,这么来看,先对比活跃用户和非活跃用户,两边相差了什么,比如:
上图大概就是当时分析出的结果(因为一些原因屏蔽掉了有些关键环节哈,这里仅做示意)。很明显能看出非活跃会员和活跃会员动作上的差异。注意想清楚目的,先看动作差异,之后再看数量级差异,现阶段不要交叉混合看,否则会乱套。
拉出这个有啥用?比如,我的一个活跃会员能给我贡献ARPU10元,我的一个非活跃会员能给我贡献ARPU5元(简单算一下哈),查看信箱+回复聊天=搜索+发起聊天的价值(实际不会这么简单,这里仅作示意)。
所以,你就能定义每个动作的大概价值了吧,配合数量,就能知道每操作一次的价格,看下表:
比如我们的会员,是30元每月,按每月30天计算,每天就是1元,知道怎么组合收回成本了吗?
而这里也蕴含魔法数字,是用户增长的法宝。很明显的如果要把非活跃会员变成活跃会员,知道该怎么做了吧?结合用户实际情况,门槛最低的那个方案,just干吧!
标黄的是非活跃会员的动作数,能看出端倪了吧?比如我给非活跃会员发一个tips,做任务得会员,每天都查看下聊天2次,或者查看2次信箱看1次聊天,或者看4次信箱,就能免费得一天会员,简单的任务就能免费享受付费的服务,效果自然也就懂了。
所以这是动作,教各位怎么定义单次贡献的利润。怎么送会员,什么时候送,送多少,都有门道,这里就是运营同学的范畴了,不多做说明。
用户不愿意付费的原因
一头捋完了,剩下的是另一头:用户端。
简单把用户分为新用户和老用户,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深入用户群里面的探究,得出用户在我们平台不付费的主要核心原因(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平台目前不付费的主要核心原因),拿笔记好了,也算是心血的研究结论,相信能帮各位不少:
[ol]
我就是来看看的;
还没有感受到价值;
不知道买哪家;
太贵;
频次太低没必要;
没有安全感;
不用付费也能用;
无理由就不付费;
问题已经解决;
效果不好;
其它。
[/ol]
其中新用户集中在1-4,老用户集中在4-11,而9-10两个大多数是集中在已经购买会员的续费问题上。OK,我们逐一分析不同的特点搭建不同的产品方案来“服(ya)务(zha)”我们的用户吧~
而不同理由的用户,直接反应到的就是用户在平台上的操作行为。每一个理由的用户他的操作行为和路径都不同,所以这个就要具体平台具体分析了。横向拉出来,一定能看出端倪;之后要做的就是用户陪聊,确定猜测的原因咯。
为啥是用户陪聊,因为访谈、问卷得到的结果都是主观的,我们要的实际是真实原因,所以只能下血本(你能想象到一个产品每天陪一百来个目标用户聊天套话的场景吗?简直不忍直视)。
拿到行为和对应的理由之后,建模吧少年!不同的用户分到不同的组,之后引导做不同的事情和进入不同的产品,将收益最大化。什么产品,怎么布局?
产品矩阵
我们来看下图,当时的一张宏观布局图:
(这是大约经过3年的摸索,才出来的一张图,重要不重要自己看着办吧)
黑色部分是起终点,蓝色部分是产品,黄色部分是运营。我们一点一点的啃,一点一点的分析背后的主要原因:
1.我就是来看看的:
对于这种理由,有可能是新用户因为我们的推广,先进来看看;觉得有意义或者好玩,可能玩一段时间,有粘性了,可能才会付费。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理由,让他来了就走不了了。
所以我们要怎么给用户一个理由?那就是效果,现在社交平台最大的问题就是破冰。破冰是双向的,我可以给你发消息,也可以不发;你看到了,可以回也可以不回。所以最终成功率实际只有25%左右了。那么我们就尽量提升破冰成功率,让用户觉得这个平台跟别的平台不一样,为之后的付费做好铺垫。
第二实际是给用户在提升破冰成功率的基础上,给一剂强力推动。怎么来推动才是有效的呢?又摸索了很久,发现两种形式的相互加持和协同下效果最好:一种是限时促销,一种是营销广告;这里的营销广告指的是站内营销广告,不是第三方的。而限时促销又分为两种,一种运营手段,一种产品手段。运营手段,那就是直接促销;说白了就是打折降价大甩卖,吸引用户的眼球,产品手段最终锁定的是标准团购模式。
做这个标准团购产品的时候也是一路坎坷,十分难推动。因为动了我们的底层架构了,不过好歹是推过来了。标准团购,就是聚划算那种的团购模式,价格随购买人数的提升而降低;比如有10人购买是100元,20人购买是90元。
当然也用了非常多的小手段:比如用户直接付定金,到时候通知用户直接来付尾款;或者拿到信用卡授权,直接扣款等。因为我们要等活动结束之后,才能知道具体有多少人购买,定最终的价格;所以尾款都是不同的。在推动这一块的时候是最难的,想了无数方案都被计费平台毙掉,总不能把计费平台推翻了重新写吧?总之最后还是顺利的找到了平衡点,推动下去了。
对于运营手段里的广告,我们也筛选出和转化率直接相关的最重要的三个变量:一个是广告位,广告显示在哪里?一个是广告形式,怎么显示?一个是广告主题。比如情人节了,春节了,放暑假了等等,也会有很多的不同。
Ps.广告多用美女,美女真比帅哥的点击率高,站内的女用户横比之下点美女的都要比帅哥的多不少,女人的嫉妒心啊~哈哈。
2. 还没有感受到价值:
对于这类的用户,我们的做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让你感受到价值咯,怎么做,很明显的就是提升破冰的概率,就让用户觉得我们和别的社交平台不一样,非常简单。
3. 不知道买哪家:
对于这类用户,我们帮他做选择就好了。对于社交平台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毕竟上面的用户每家和每家都不一样,目的性比较强,所以这点可以偏弱考虑。和现在的视频类平台非常像,每家都是独家,用户必须来你这看,所以也基本不用考虑。适用于哪里呢?ToB的产品。比如现在比较火的数据平台,我都是付钱,你怎么让我决定就买你家呢?
所以我们要帮用户选择,在感受到与别家平台与众不同之后,那我们就要利用适当的赠送策略,来让用户享受完整的服务,适当的提示付费即将到期续费提示,增加转化。并且怎么送,什么时候送,什么形式送,送多久,服务要不要阉割,都是有门道的。这里就不多展开阐述了。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一定要让这类用户,感受到有服务和无服务的明显区别。比如说有服务时候跟10个人聊天,都能拿到回复,无服务时候只能拿到1个人回复,这就叫明显区别(用适当的排序技巧哈,别犯规触线就好,别太极端,毕竟我们是服务用户的,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踹一脚——给个付费提示,转化率呢?你懂的)。
4. 太贵:
这类用户往往是比较麻烦的,我们要做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他觉得值,值这个价格你自然会乖乖掏钱了。怎么做的?有两种,先说运营手段,非常简单,就是利用价格错觉。比如99/99这样的尾数,是经过前人长期摸索的结果,直接拿来用就好,一定没错的。
那么产品手段呢?运用了一元夺宝的形式,在做这里的时候刚刚14年左右,那时候貌似网易都没出来,或者我们是前后脚出来的。把服务价格拆解,用户自己根据自己的购买力去买不同的份数,最终抽奖决定谁获得。这个也是完美的利用价格错觉,并且有了人多力量大的一些因素:服务价格哪怕再高,也不会有感知。
并且这里有坑,有大坑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分群展示,决不能全量展示。为什么?简单来说,有可能原本有购买完整价格服务的用户,看到这个,不买了,来玩这个去了。但是这个毕竟是有概率的:有可能原来能赚1000,这个他就玩了100,没中,骂了声骗子,销号走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这里一定要注意,包括服务的差异化,也要做出来;就和电商平台,线下门店和线上网络的产品总是型号不一样基本一个道理:让用户觉得在不同位置买的不同的东西性质是不同的,一定要有差异化。
上线以后效果还算不错,因为没法强推和全量覆盖。长期观察后,觉得仍有潜力,从单纯的虚拟服务的售卖,延伸到中后期的小商品的售卖,多为周边产品,也是赚的不少利润,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线。
而且分析这个产品,为什么能被用户接受的原因。拿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是赌博的心理,对应之前我的那篇需求分析的文章实际就是贪婪;依据贪婪这个心里,又搞出了直接买2年送1年的服务,以及登陆转盘抽奖的服务,这两个多是运营导向。前面那个很简单,不解释了;后面这个,有点类似于游戏里的每日登陆。登陆后送你一个机会抽奖,有机会获得会员或者其他不疼不痒的小道具,想多来俩机会?花钱吧少年,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5. 频次太低没必要:
这个的处理,有点类似于第二点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的提升破冰成功率,让他感受到频次不会那么低,实际是超高的,这样他自驱动的就能完成付费了。
6. 没有安全感:
这个很有意思,用户是不会直接告诉你没有安全感的,你只能从侧面因素来挖掘这一点。是什么呢?他是担心有朝一日我不玩你这个平台了,我的钱就白花了;这个在我们平台十分尖锐,是不可绕过的。更多的你可以理解成视频平台,比如这个剧今年版权在这里,明年去别家了,我这钱百花,在那边我是花还是不花?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我们怎么解决的?开发了一个逆天功能,叫剩余服务转卖(说起这个依旧是一把辛酸泪,和计费相关的东西永远巨难搞定)。
产品模式一句话就能说清楚:让用户决定不再用这个服务的时候,可以放到我们平台上卖掉剩余的时间;价格自己定,有人接盘你就能提现走人,平台抽取部分手续费。这个产品模式也建议给现在的视频平台,估计出来这个模式,你们的会员销量还能窜一窜。
对于细节方面,比如服务是什么时间转移,转移方式,现金流是什么情况,都是细节,大坑没什么,小坑无数,详细定义清楚即可。
7. 不付费也能用:
这个点就是长期的活跃用户了,但是这类用户的特点很明显:注册时间较长,活跃非常高,但是付费很少或是0。所以对于这类用户,你强行让他付费基本不可能,他走也不会走,钱也不会花,那么既然不会走,我也就虐虐你咯~
回到文章最开篇时候说的,给我做任务贡献行为吧少年,我也不会让你白做;偶尔给个服务作奖励,小甜头总是有的,而且频次不能太低,这类用户也是简单的抓住了。
参照游戏里的任务日历的形式:签到啊,在线啊,看俩人啊,揉进去;长期找到一套平衡的任务,甚至打造任务模型,不同的用户每天的任务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就是不喜欢搜索,那我任务侧重就是搜索。这个也是很好理解的:这类用户,就是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禁虐,但是也别太过分。你从用户身上获取行为价值,用户从平台身上占点小便宜。
还有一个手段,同样打磨了许久,叫约聊的产品,这个实际是核心产品了。这个产品非常非常有意思(但是不能详细在这里说清,牵扯到某些敏感的东西)。简单来说,初衷是一句话:你不花钱,你总得花点什么吧?除了钱,还能花什么?那就是时间了。你花时间帮我做任务是一种,第二种就是这个:让用户费时间的完成同样的目的,也就是不花钱的能联系别人,时间设置的要有技巧,我们设定成第二天,用户自己规定的任意时间段,目的呢,实际是给我贡献连续的DAU了,很有意思。
这产品厉害就厉害在把用户付费门槛降得极低,用户可以免费的玩我们的平台,但是时间线会拉的非常长。在得到非常好的效果的时候,他已经就有付费的意愿了。随着时间拉长,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流失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是他自己付费了,因为有效果,觉得这平台值得付费。但就是时间不爽,买了会员就无时间限制了,很多用户都是在这种场景下顺利被转化付费。非常有意思,这里面的小枝杈非常多,不多说。产品可复制性不强,但是思路可复制性极强。
8. 无理由就不付费:
对于这种用户有点是无赖的性质了。一般我们利用提升破冰率和让这类用户付出时间的手段来转化,但是还不能太过分,因为这类用户和上面的还不一样,很可能随时就流失了;所以要轻,要缓,要慢,不能让他们感知到;一旦让他们感知到,已经是进了套,出也出不来了。
9. 问题已解决和效果不好:
这两个一般说的是续费的问题,对于问题已解决,也是我们平台特有的:一旦问题解决,用户绝不会再来,所以才会出服务转卖那个产品。所以依据这个,开篇也说了:不光是直接收钱算是商业化,转移到金融产品当中,是留住这部分用户的非常好的手段。协同服务转卖:比如你卖出去了,要提现还是转到金融投资?如果转到金融投资,单笔利率增加2%。诱惑力总是有的,这样两个产品就协同工作了,也是非常有意思。效果不好,还是努力提升破冰成功率,也就是匹配的成功率,不赘述。
10. 最后一点,其它,非常非常好玩。
用户永远不会告诉你其它是什么,可我会。有个好玩的点,是利用人性:人性有正人性和反人性。对于社交平台来看,这两个人性是对立的:窥探——反窥探,其中窥探是不留痕迹的,反窥探是希望看到谁窥探过我或屏蔽不符合要求的用户。常规的商业产品的做法都是后者,我们是反其道行之,让窥探用户买了这个新增值服务之后,不留痕迹的窥探他想窥探的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给别人点了赞,留了言,可以选择只有主人能看到,其它的共同好友无法看到。这是一种,或者是你来到我的空间,可以把我的痕迹抹掉,神不知鬼不觉的看了你。同样的,谁关注了我,谁赞过我,主动权都会逆流到这边;我可以玩命点赞,留言,主人却不知道;其它人都知道,这叫什么?所以总结一下:我们搞出了几个新的增值产品,抹掉痕迹的,留痕迹不让主人看到的,常规的是不符合条件不让你看的,谁看过我我能追踪你是谁的。
这个上线以后效果是非常的好,可以看出成功的盈利产品一定都是不能说的秘密。这些东西哪个用户都不会跟你说的,只有超长时间的探究才能摸索出来,是非常有意思的。同样要注意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算是增值服务了。用户有也能活,没有也OK,对用户损伤非常小。
总结
这就是历时大约3年的商业产品矩阵铺设,几乎都是我这独立完成的产品工作(自夸一下哈)。当然,你看到的是表面光鲜,背后大坑无数。而且失败的产品无数,才最终找到了类似这么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矩阵。也得真心感谢一下之前团队对我的信任,和不责怪,失败的真比成功的多得多,真的非常感谢。
总体来看:铺设完毕后和之前的人均付费提升约三倍,总营收提升不到一倍;因为我们的注册会员数在持续降低,这个就是硬伤了,木办法做逆天的事情。
总之呢,写出这些,也希望能给做产品的朋友一些启示:产品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协同矩阵时代已经来了。能引发工作中的实际思考,带来实际价值,我就非常开心了。
上面的例子,可以作为思路开拓的引导,万不可照搬;场景、时代、用户群、模式都是根本性的不同,参照思路就可以了
。
来源链接:http://www.woshipm.com/pd/416808.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