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com指腾讯造谣:SNS市场一切正常

[复制链接]

2649

主题

2649

帖子

78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04:4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mycodes.net/upload_files/article/139/201008/1_fqmb5__20100809024704492.jpg" width="490" height="275" style="width:490px;" />
  近日,腾讯科技推出一篇名为《51.com数十高层离职幕后:两大战略扩张失败》的文章,对此51.com公关负责人表示,“情况被他们刻意歪曲了。无论SNS整个行业还是51.com、人人网等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一切正常。大家都正在各自看好的市场细分领域挖掘更多的发展机会。”
  数十高层离职是造谣 高层人数从未超过十人
  “公司高层人数几年下来累计相加都没超过10个,腾讯科技说我们有数十高管离职,有点搞笑。一个400多人的公司,需要数十高层干什么?简直就是造谣。”对于腾讯科技毫无常识和逻辑的刻意歪曲报道,51.com相关负责人只能苦笑。
  在用人上,庞升东自有一套心得。他最喜欢用两类人,第一类是站长,51.com有很大一批产品人员都是个人站长出身,他们熟悉产品逻辑、了解网站技术、精通网站运营,最重要的,这些人都很懂用户。像原总监何越峰和林融等;第二类是有大公司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加入51.com前,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已经做得很好,已经成为所在公司的中高层。
  “老庞喜欢找具有创业家精神的员工。很多中高层人员在加入51.com前,就已经创业成功、在创业或者有创业的想法。结果老庞跟他们说,自己干不如兄弟们一起干,我可以提供哪些哪些资源帮你实现你的想法,可以做得更好更大。很多人就这样被老庞招募进来。”51.com副总裁龙振威说,因为公司创始人的心态如此,公司对员工创业一直持鼓励和支持态度。有些员工中途有了好的创业想法,会中途离职出去创业,做不好又回来,公司都欣然接受,“最多的一个员工是三进三出。”
  “而腾讯科技提到的那些离开的中高层,如其说是离职,不如说是有计划安排的撤退,因为这些人并没有完全脱离51.com或庞升东的圈子,很多人拿着老庞的天使投资创业去了。”龙振威强调说。
  庞升东重新布局团队人员 多人创业并获其天使投资
  “目前公司高管只有4人,但08年最多的时候,有9个高管,说实话,大家都是牛人,有4个曾经成功创业,身价过千万,有5个都曾经是大公司的高层。一帮牛人聚在一起,结果发现开会时一件事可能有至少3种以上不同意见,听起来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08年那时候,51.com可以做的方向很多,社交游戏、微博、卡通社区、垂直搜索、聊天软件、网络书签等,放眼看去国内互联网领域到处都是机会。你想做这个,他想做那个,结果公司找方向都找了大半年。”龙振威这样解释2008年下半年的情况。
  后来庞升东想明白了,其他人也想明白了,没有谁对谁错,公司只能集中资源在一段时间里做好一到两件事。这两件事,庞升东选择了交友和游戏。只做两件事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于是从高管到中层,开始有计划的撤退,庞升东开始人员调整,跟大家商量去向。
  这些人的去向,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创业,成立公司去实践自己看好或庞升东看好的领域,比如庞升东会跟对方说“我觉得这个东西比较靠谱,有点搞头,你带几个兄弟去折腾折腾看,我投钱”,或者对方直接跟庞升东说“庞总,我想做这个东西,需要资源支持”,这些公司庞升东基本是只投钱不管事,让他们自由发挥;另一部分人去其他公司任高管,51.com和庞升东甚至会帮助推荐工作机会。
  庞升东对人员的重新布局安排,从2009年初的春节过后开始,差不多维持了一年。
  这里面,原副总裁姚永和是一个连环创业家,在2007年将自己的虚拟形象设计公司卖给51.com之前,他在美国硅谷已经成功创办并出售过两家公司。他在2009年离开51.com,是因为按照收购协议他在51.com服务两年期满,自己又接着创业去了,目前他又创办了一家社交游戏公司,并投资多家网站。
  “创业的员工基本都获得了老庞的天使投资,或者是公司得到了51.com的业务和资源支持。”为了证明这一点,51.com公关负责人在腾讯科技制作的“51.com高管离职表”的基础之上,给出了一份更为详细的中高层离职情况说明表格。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mycodes.net/upload_files/article/139/201008/1_20100809170811_j9wev.jpg" width="560" height="590" border="0" />
  “51.com找来的人都是圈内精英,庞升东用人有时会不惜代价,但要求相应的也会很高。能进来的员工都是很优秀的,离开的员工也都发展得很不错。这帮同事都挺厉害,做成个事没太大问题,只不过是大小多少而已。”51.com副总裁龙振威谈到离职员工时说,“他们跟51.com都有联系,我们经常见面。前不久快乐购网站COO黄绍麟、58同城技术副总裁崔金峰还分别代表各自公司牵线搭桥与51.com谈业务合作。”
  这些人员安排在2009年就已全部完成。可以说,这些精英员工虽然离开了51.com,但并没有离开庞升东的互联网圈,不仅没有像腾讯科技描述的那样分崩离析,甚至已经悄然形成了围绕在51.com周围的“庞系军团”。
  唱衰SNS显得不够客观专业 担心腾讯滥用媒体资源打击报复同行
  “很感谢腾讯科技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51.com不遗余力的深度关注,帮我们做了很多深入的免费宣传。不过,SNS行业发展还没有腾讯科技描写得那么夸张,情况没那么糟糕的。”龙振威笑言,“我们活得很好,谢谢他们的关心。”
  此前,腾讯和51.com两家公司因“彩虹QQ”和“腾讯起诉离职员工跳槽51.com”而在媒体上大打出手,甚至闹上法庭。时隔一年半,腾讯再次发动舆论攻击。
  一位熟悉两家公司情况的人士认为,腾讯为打击51.com发展空间不惜将SNS行业说得穷途末路,如果SNS要真像腾讯说得那么没前途,和51.com竞争的QQ空间、和人人网竞争的QQ校友,还有前几个月刚推出的和开心网竞争的QQ朋友,腾讯都可以不用做了。实际上腾讯一直在加大SNS业务的投入,所以他呼吁今后腾讯不要因为太过纠结于51.com一家公司,而把整个SNS行业都否定没,这样显示很不客观和专业,尤其是对腾讯网这样一个以新闻资讯为核心的综合门户来说。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腾讯科技操作的报道51.com一年前公司调整“旧闻”的“大败局系列策划”,正好是在《计算机世界》发表的在行业内影响巨大的《狗日的腾讯》封面文章之后没几天,可以看作是腾讯利用手中门户网站资源进行舆论反击的开始。在《狗日的腾讯》一文中,腾讯被塑造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垄断者、抄袭者和“全民公敌”。
  上述人士表示,“大败局”概念最早是吴晓波提出来的,现在也被腾讯科技抄袭过来作为策划主题。但是,吴晓波作为独立的财经作家,能够保持客观和公正,他的观察、结论经得起推敲,而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参与者,利用自身的传播平台大量发布对竞争对手不利的言论,是很不明智的。
  “腾讯的这个‘大败局’策划,就有点哭笑不得。倒了一两个小网站,就无限放大说行业也不行,把主要竞争对手51.com、人人网也拖下水。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腾讯掌握的资源太强大了,从资金、人才、媒体资源到政府关系,今后这个行业里,大家还怎么参与腾讯涉足领域的行业竞争?”龙振威不无担忧的问到。
  51.com公关负责人甚至特别提出,希望今后媒体朋友在采写51.com相关的新闻报道时,不要以腾讯科技所做的51.com报道为素材来源,“因为太不靠谱、太不可信了。作为利益相关者,我认为腾讯科技应该避嫌。任何追求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媒体,都不应该采用腾讯科技的素材来报道51.com。希望大家不要被他们误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