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社交网站为何未老先衰?

[复制链接]

2560

主题

2560

帖子

76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04:4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开心网及人人网等国内知名社交网站纷纷出现“滞涨”的颓势,相比起来国外的同行Facebook,人家却如日中天,一路凯歌,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国内国内社交网站未老先衰的原因。

  一、未老先衰,颓势尽显
  用“未老先衰”来形容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发展状况,也许会让一些人觉得话说得严重了些。不过比起国外同行Facebook、MySpace等的经营时间及他们目前的状况,也许并不为过,更何况有新闻为证。
  一则新闻来自于《北京商报》,该报称,进入2010年,360圈、蚂蚁网相继倒闭;最新检测数据显示,SNS网站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增速都在放缓;行业“领先者”千橡国际老总陈一舟也坦承“千橡的营业额首次出现下降”。种种迹象昭示,陷入盈利模式瓶颈的SNS网站只有不明朗的明天。
  另一则新闻来自于《环球企业家》,该刊称,在2008、2009年间如火箭般蹿起的开心网正经历不可避免的“成长烦恼”。它在短短一年半内积累起6000万用户,之后的10个月只获得2500万新用户;它曾让一群“农场”游戏重度患者半夜爬起来“偷菜”,现在时有听闻的却是谁谁谁注销了自己的开心账户;它在已成气候的人人网和51.com夹击下突围,一度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交网站(SNS)龙头,如今却被一些人认为最好的出路是出售给新浪等门户网站。种种迹象让外界开始怀疑,这个曾经如日中天的社交网站是否后继乏力,甚至可能最终“泯然众人矣”。该刊还用了个标题《告别开心网》。
  的确,我们许多网民目前虽然还在访问人人网、开心网等一批社交网站,但是访问的次数与停留时间相比过去已经减少不少,大家对它们的热情越来越小了。
  然而,看看国外同行的发展情况。据国外消息由于Facebook用户总量突破5亿大关,对希望吸引更多网民的广告主形成了更大的吸引力,因此Facebook最大的一批广告主过去一年来已经将开支上调了至少十倍。
  市场调查公司Hitwise日前发表报告称,截至3月15日的一周里,Facebook访问量在美国网站总访问量中所占比例为7.07%,超越Google成为美国最大网站。而根据comScore的数据,Facebook已经取代雅虎成为全美第一大显示广告提供商,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为16%,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1%。
  注意,Facebook在访问量及广告方面已经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这足让国内社交网站羡慕不已。但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仔细分析分析原因在哪里,对策在何方。
  二、模仿有余,创新不足
  模仿在国内互联网领域似乎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甚至有腾讯之类模仿得登峰造极的企业,前阵子它还由于在各领域的模仿引起了国内许多对手的集体“声讨”。并且,在国内似乎有“谁模仿谁得益,谁不模仿谁傻子”的思维,这也许就是国内企业骨子里“山寨”的情结。
  在社交网站领域,模仿似乎显得更突出,因为开心网与千橡开心网打官司时,似乎就出现了谁模仿谁的争议,最终大家不得不承认自己都或多或少模仿了国外同行的情况。
  然而,模仿容易,创新困难;模仿有余,创新不足。陈永东分析,有三方面问题须注意。
  其一,技术创意方面不足。在国内企业的模仿过程中,经常会将国外新应用的外观与基本的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对于其内部的、底层的东西却显得力不从心,实力不够。比如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对于是否开放国内企业开始就犹豫不决,除了担心监管问题外,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技术力量的不足,甚至许多网站根本没有做好开放的思想准备。或者在勉强开放后,要么开放接口不成熟,要么开放力度不彻底,要么对第三方开发商管头管脚,然而在平台开放性上,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及苹果已经运用得非常娴熟,且获益匪浅。虽然目前51.com、人人网及开心网已经开始尝试开放,但仍然显得技术跟不上、步伐比较慢。
  其二,内容创意方面不足。内容创意的不足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平台自然对内容的提供的定位与创意不足,主要表现在国内多数社交网站欲以社交游戏为主要的吸引用户的地方,但是却由于这类游戏短暂的生命力(一般在一至三个月左右),而出现更新速度跟不上用户需求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上述开放不彻底带来的,毕竟国外同行的经营证明,社会上的第三方开发力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金矿,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更多更有特色的应用,而社交网站主要是聚焦人气,搭好台子。
  其三,营销创意方面不足。营销创意的不足也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部分社交网站的定位不准确。例如,开心网的广告高级架构师孙璐都表示:“我们跟很多广告公司的人聊天,他们说开心网很低调、很难联系到、合作门槛高、不重视中小企业。还有人说开心是一匹黑马,但现在已经不行了”,要知道,互联网本来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因为它们受不了传统广告市场的高预算,而谷歌的“长尾”实践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社交网站有那么多的广告切入点,却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原因可能仍然是目前国内社交网站在广告营销方面力量不足所导致,听说许多国内社交网站就出现了无法顾及所有广告客户、以致很多对其感兴趣的潜在客户感到自己被“怠慢”的情况。
  同时,不论是技术创意,内容创意或目前较为盛行的植入式广告或与活动结合的营销创意,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却搞创意及创新,此时,国内创意人才不足的矛盾又显现了出来。
  三、奋起直追,知耻后勇
  谈到这里,我们也不是只谈问题,不谈成绩,并不是把国内社交网站说得一无是处,也不是说国内社交网站将毫无起色,更不是说它们将就此沉沦,相反倒是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奋起直追。
  毕竟中国的互联网规模摆在这里,毕竟中国大陆目前已经有超过4.2亿的世界第一的网民人数及起来7.2亿的手机用户,这么大的市场规模会令任何一个国外企业羡慕。
  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将我国大陆的如此大的市场利用好。正如前面所提,国内社交网站应该充分认识自身在技术创意、内容创意及营销创意等方面的不足,找到差距,找准问题。
  建议国内社交网站在技术创意方面,要重新规划基础架构,将其改造成为开放所搭建的平台,并且招募足够的技术力量,从而做到彻底的开放。
  在内容创意方面,既要充分地发掘企业内部的设计力量,找准自己的定位,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多吸引用户的应用,更要在系统充分开放后,利用好社会上第三方开发力量。
  在营销创意方面,也许首先要招募一个更高视角、更高水平的营销团队,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水平的创意和更好的服务态度,创造更多的广告客户,毕竟你们的多数收入是来源于此的。
  陈永东提出的口号是:技术创意创造基础,内容创意创造生机,营销创意创造持续!
  如果说中国人不如外国人,有很多人会立即说不对,中国人那么聪明有智慧,这样说就是一种“耻辱”,但是我们在社交网站方面,似乎的确没有象国外同行那样高歌猛进。不过,在中国即使认识到“耻辱”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中国人信奉的是“知耻而后勇”甚至“哀兵必胜”的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反馈
客户端